6月15日下午2:30—4:00,2017年度人文大讲堂之“艺苑撷英”系列在天河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准时开讲。广州市清雅筝乐团彭程团长及其团队为全场400多名师生带来了主题为“筝之诗——筝乐里的诗词歌赋”的精彩报告。
彭程团长从生活中的古诗词讲起,向大家抛出了话题:当我们长大后背井离乡思念母亲时,当抬头望月时,当我们与友人告别时,当春夏秋冬来临时……你会想起哪些古诗词?通过与全场师生的互动,不仅让大家回忆起了曾经学过的古诗词,更将大家带入到了古诗词的意境当中,让我们体会到古诗词就在我们身边。

随后,彭程向我们介绍了古筝这一乐器。筝,距今有近三千年的历史,最早的记录出现在《史记•李斯谏逐客书》:“夫击瓮叩缶,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,快耳目者,真秦之声也”,所以人们习惯性的在前面加一“古”字,因其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而被人们誉为“东方钢琴”。彭程团长讲到,古诗和古筝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,更能启迪人的思想,陶冶人的性情。

最后,彭程及其团队为全场师生带来了5首古筝曲。有彭程独奏的《水调歌头》、《高山流水》,还有团队演奏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更有筝、箫合作的《阳关三叠》和《卷珠帘》。

本次人文大讲堂,以讲演与演奏相结合的独特方式丰富了师生们的精神世界。师生们不仅欣赏了古筝表演,更体会到了古诗词与古筝之间的紧密联系:既是听觉上的快意豪情,也是视觉上的爽心悦目,更是对心灵的浸润净化。(文/图 贾如英 容宗耀)
|
|